所在位置: 信息资讯 > 资讯详情

金职大讲堂第175讲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王静教授作《五金筑基,仁心赋能——护理专业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主题授课

时间:2025-05-15 11:03

专家介绍

王静,教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深耕职业教育28年,主讲《基本护理技术》《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核心课程。是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双师型”护理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兼任全国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健康中国研究中心护理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考核评价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雅安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基本护理技术》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主持全国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护患沟通》课程建设。 主编/参编教材11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2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5项,发表SCI论文3篇,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及省级科研成果奖1项。第二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省级教师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5月10日,金职大讲堂第174讲开讲。课程邀请到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王静教授作《五金筑基,仁心赋能——护理专业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主题授课。




课程伊始,金职伟业总经理助理、产业学院副院长汤曌宇作本周工作总结汇报。




王静教授从学校概况;以“金专业”建设为根本,促进护理教育转型升级;以双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打造职业教育“金师资”;深化课程体系数智改革,打造职业教育“金课程”;校企双元聚焦内涵建设,打造职业教育“金教材”;立足于产教融合新视角,打造职业教育“金基地”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学校概况


王静教授表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有着70余年的办学底蕴,厚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较强的办学实力,是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省优质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830余亩,在校生18800余人,面向全国近20个省市招生,设有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等共9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高专专业50个,其中护理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



二、以“金专业”建设为根本,促进护理教育转型升级


专业、教材、课程、师资、实践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必须要练好的“内功”。要对标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岗位需求,组织高水平职业院校、头部企业,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把这五大根本要素打造成为“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金地”。


王静教授指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护理行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提供个性化精准管理和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新医科”发展战略,护理学科需通过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培养出复合型护理人才。


护理专业发展历程,护理专业培养层次,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融合性专业课程体系,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医教一体、校院合作”的“3+X”递进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讲到藏彝民族特色护理-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时,王静教授以藏彝民族特色护理-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为例,讲述了:妇幼保健护理模块:关注藏彝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涵盖孕期保健、分娩护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等内容。高原急救护理模块:针对藏彝地区高原环境特点,高原病如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的急救处理方法,提升学生在高原环境下的应急救援能力。社区健康管理模块:培养学生在藏彝社区开展健康宣教、疾病预防等工作的能力,促进社区整体健康水平提升。



三、以双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打造职业教育“金师资”


王静教授谈到,以双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打造职业教育“金师资”需要以“四个坚持”为建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激励教师自我提升、关怀教师职业生活。以“四个坚持”为建设理念—坚持“创新驱动”:鼓励教学模式创新、推动科研创新、培养创新思维。以“四个坚持”为建设理念—坚持“实践导向”: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升实践教学比重。以“四个坚持”为建设理念—坚持“文化引领”: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传承优秀教育文化、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四、深化课程体系数智改革,打造职业教育“金课程”


王静教授表示,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启动高职“金课”建设质量工程,需要深入挖掘与课程建设的相关的内容。对接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组建一个团队、建好一门课程、编写一部教材、研究一项课题、参加一次比赛,“五个一”全链条课程建设思路。此外,重构课程框架、深思政元素、增加前沿内容、融合数字化资源和方法,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和岗位实际。


对接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深化“互联网+课程改革”,创新数字化升级新路径,构建立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项目为基础,成果为导向” 构建立体式数字化教学资源框架,搭建“多方联动,共建共享”资源建设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教学资源具备多元化、智能化、仿真化、信息化特质。




五、校企双元聚焦内涵建设,打造职业教育“金教材”


王静教授表示,关于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奖励“制度链”,学校出台《教材管理办法》,学院党委统筹领导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并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的获评国家规划教材、教材建设奖与省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团队给予政策激励和管理保障。


同时,学校依托校企双元“协同链”共建共享创新合力。对接临床护理岗位标准:校企双元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依据岗位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确定教材内容。行业新技术融入路径:关注护理行业的新技术,将如智能化护理设备的使用、远程护理技术等融入教材。临床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真实案例和实际操作规范,使教材内容更具实用性。校内教师负责将临床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教学化处理,结合教育学原理设计教材结构和教学方法。


多元化创新教材“产出链”。“二表征”:项目为纽带,以任务为载体。“三新”:行业新进展、新标准、新方向。“四体现”:体现课程思政、体现“l+x”证书制度、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体现数字化资源。“成果导向”式任务工单对接临床典型任务:以“项目+任务”的方式,设置成果任务,开发活页式任务工单,强化项目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成果评价。实现活页式教材的灵活应用。




六、立足于产教融合新视角,打造职业教育“金基地”


王静教授指出,打造职业教育“金基地”方面,构建了“教学-科研-培训-社会服务-文化育人”五位一体。实践育人基地,软硬件建设相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实训内容与临床岗位对接,实训模块与职业证书对接,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对接,实现产教融合。


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按照“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的建设理念,建立校企双方实习管理机构,共同协作完成护理专业学生的课间见习、顶岗实习任务,建成校企合作共育共管的育人模式。


构建九大社会培训中心,包含:四川省灾害医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家卫健委护理实操培训中心、医学美容生产实训中心、四川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临床护士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母婴健康生产性实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基层医疗健康技术服务中心。


(扫码查看回放)


下期预告

5月17日,金职大讲堂将开启三十九期第176讲,课程将邀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王伟副教授,进行《“三共三传三化”——培养蕲春艾灸疗法非遗传承人的实践》主题授课。



金智云AI助理
Hi~ 我是金智云Ai
欢迎使用金智云AI,遇到问题跟我说,为您提供支持。